您的位置: 首页>学术带头人
学术带头人

    陈军,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1967年9月生,安徽宿松人。1985-1992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并于1992年留校工作;1996-1999年在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材料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99-2002年在日本大阪工业技术研究所任研究员。自2002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开大学副校长、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化学会理事长、天津市储能学会理事长等职务,目前担任《eScience》主编,《Inorg. Chem. Front.》、《Sci. China: Mater.》、《EnergyChem》、《Research》、《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应用化学》、《电源技术》副主编,同时担任《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Central Science》、《JACS Au》、《Chemical Science》、《Nano Research》、《Solid State Sciences》、《Batteries & Supercaps》、《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电化学》等杂志编委。
      陈军教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化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围绕新型电极材料,阐明锂/钠/锌等高比能物质在尖晶石、有机化合物等材料中的储存机制与能量转化规律,拓展了新型电池体系,在无机固体功能材料的合成化学、固体电极制备以及新型电池电极材料开发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提出了“室温-氧化还原-转晶”新合成方法,室温合成出稳定的导电纳米尖晶石,替代了贵金属铂电极,应用于可充电金属锂、锌空气电池;提出电极微纳化可改善电子电极反应活性和结构稳定性的设想,经大量实验制备了可逆储氢材料、可充锂、钠、镁电池的微纳多级结构电极,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为降低电池电极材料成本及解决电池燃烧爆炸提供了新思路;发展多种醌类电极材料并应用于不同电池体系,设计合成具有目前最高理论比容量的环己六酮,刷新锂离子电池有机正极材料容量的世界纪录,为加速有机电极材料未来商业化进程提供了支持。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2017年两次担任国家纳米重点研发项目负责人,2014年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21年担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在NatureNature Chem.、Nature Commun.、Nature Rev. Chem.、eScienceSci. China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600余篇,他引10万余次,H指数162(谷歌学术检索);入选2016-2023年度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多项实现成果转化;编写著作(专辑)17部(章)。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专利优秀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电化学贡献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储能杰出贡献奖等奖励。